新加坡国防部长陈振声在访华前明确表示“不选边站”,强调小国不是别人的棋子金领速配,展现了这个城市国家在中美博弈中寻求自主道路的坚定立场。他在前往北京参加香山论坛前接受采访,直言“小国不是别人的代理人”,并巧妙地道出:“选边站就是靠边站”。新加坡将依据自我防卫等原则,采取最能促进国家长远生存的立场。
陈振声呼吁中美即使在最艰难时刻也要保持沟通,明确表达不希望两国因台海等问题爆发冲突而将新加坡等国家卷入其中的立场。陈振声曾在新加坡军队服役多年,官至陆军总长,他的表态不仅代表了文官体系的外交立场,也反映了新加坡军政高层的战略共识。
这不是新加坡高层首次作出“不选边站队”的政治表态。现任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也曾对外表示:“新加坡不亲华也不亲美,我们亲新加坡”。黄循财同时明确了新加坡是美国的安全合作伙伴,但不是美国的军事盟友。从总理到国防部长的接连表态,构成了新加坡清晰的信号:该国的“中间路线”是有原则、有边界的战略选择。
新加坡的生存策略根植于其历史经历。1965年,新加坡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一个独立国家。面对1960年代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初期,而美国处于全球霸权巅峰的局面金领速配,新加坡选择了清晰亲美的冷战立场。前总理李光耀曾形容:“我们像住在大象群中的老鼠”。这种危机感催生了“毒虾哲学”,身形微小但带锋芒,以平衡术维系安全与繁荣。
从李光耀时代起,新加坡便实行双轨策略:安全上依靠美军基地扼守马六甲海峡,经济上深耕对华贸易。新加坡选择“不选边”,基于经济上的现实考量。中国连续多年是新加坡的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新双边货物贸易额超过1150亿美元。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在2024年突破1.2万亿美元,占新加坡货物贸易额的22.4%。新加坡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之一,还占东南亚38%的人民币清算量。这些经济联系使得新加坡无法忽视与中国的关系。
中新两国还在推进多个战略性项目,包括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和重庆互联互通项目等。新加坡在安全领域与美国有深厚合作,美军可以使用新加坡的樟宜基地,新加坡军队也可以在美国训练。这种合作程度甚至超过了美国与一些正式盟友的关系。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直言,新加坡今日的选择源于“被锁在美国体系里”。军事上,新加坡军队从训练到装备全盘美式化,F-35战机采购、联合军演均依赖美国。若失去美军庇护,新加坡可能面临安全风险。
新加坡的态度在东南亚并不孤独。大多数东盟成员国都走上了一条尽量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以务实方式处理地区事务的道路。泰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原本是美国在亚洲最老牌的盟友之一,但近年来却在经济和安全上向中国靠拢。相比之下,菲律宾现任政府虽然表现出强烈的亲美倾向,但杜特尔特家族代表的务实派仍然活跃,主张与各方“都能做朋友”。
新加坡不仅嘴上说“不选边”,行动上也这么做。2025年9月,新加坡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率团访华,首站抵达广州,并专程赴中新广州知识城参观交流。颜金勇在留言本上写下寄语:“合作十五载,再创新高峰”,肯定知识城作为两国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的重要意义。同年9月,新加坡作为主宾国亮相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携手重庆共创新机遇。博览会期间,双方企业签署10份新的合作备忘录,涵盖数据安全、医疗科技、数字金融等领域。
新加坡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仍然很深。全球90%金融交易以美元结算,新加坡的离岸金融中心地位依附于美元霸权。正如杨荣文所说:“没有美国,就不会有今天的金融行业”。这种绑定让新加坡付出代价,俄乌冲突中,它成为东盟唯一制裁俄罗斯的国家,被迫对美妥协。2022年3月5日,新加坡外长维文宣布,对俄罗斯银行实施金融限制,禁出口电子和军用品。到2025年,这些制裁还在生效,美国甚至在2024年11月制裁了5家新加坡公司,指责它们帮俄罗斯绕道买东西。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拒绝选边站,根本原因在于其始终坚持务实外交政策,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中心。黄循财在2025年1月的一次讲话中提到,中国崛起给新加坡带来机会,但也需要小心管理风险,避免被卷入冲突。整体看,新加坡像在走钢丝,左手握美军右手拉中企,核心是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想因为站队丢了饭碗。黄循财在2025年5月宣誓新内阁时说,新加坡要当桥梁,不是棋子。意思是小国得聪明点,利用位置赚钱,而不是被大国当工具。
新加坡的繁荣建立在对国际航道的控制和自由港地位上金领速配,而中美博弈正威胁这一基础。2024年,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4.7%,部分航线因中美关税战被迫绕行。
双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